長江商報消息 在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中,光緒帝召見梁啟超一事一直被不加辨識的廣泛採信。但事實恐怕並非如此。
  扒梳“光緒帝召見梁啟超”一事的原始出處,除了當事人梁啟超在給朋友夏曾佑的一封私人書柬中簡短提到過之外,戊戌年間和康有為一樣因為給皇帝上條陳而名動一時的維新黨人王照,在晚年的一次回憶也曾經提及:“清朝故事,舉人召見,即得賜入翰林,最下亦不失為內閣中書。是時梁氏之名,赫赫在人耳目,皆擬議必蒙異數。及召見後,僅賜六品頂戴,是仍以報館主筆為本位,未得通籍也。傳聞因梁氏不習京語,召對時口音差池,彼此不能達意,景皇(光緒)不快而罷。”
  王照雖然是整個戊戌維新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但他的這段記述卻仍然值得懷疑。這其中的硬傷在於:即使按照王照所言,光緒皇帝真的召見過梁啟超,那麼,一個堂堂的大國之君會因為梁啟超說“粵方言”這個“小節中的小節”而改變“重用”此人的初衷嗎?
  而更加耐人尋味的是,梁啟超本人對於光緒帝召見自己的記述。在梁啟超自己撰寫的那本著名的《戊戌政變記》里,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這一天竟然隻字未提“召見”事,只是說光緒帝“賞給舉人梁啟超六品銜,辦理譯書局事務。”
  事實上,所謂“光緒帝召見梁啟超”一事,當年僅僅只是奕劻等幾個軍機大臣的一個動議而已,最後並未像光緒帝召見乃師康有為一樣落實成真。這一點完全可以從梁啟超《戊戌政變記》的隻言片語中看出些門道來。
  譬如,梁啟超在書中議論說:“謹案國朝成例四品以上乃能召見,召見小臣自咸豐後四十餘年未有之異數也。啟超以布衣召見,尤為本朝數百年所未見,皇上之求才若渴,不拘成格如此。”請註意,這段話絕非是梁啟超在皇帝召見之後的感言,而完全是在“風聞”將有召見之事時所發的議論。
  梁啟超未能在光緒二十四年五月十五這一天見到光緒帝,最權威的史料依據應是《光緒朝東華錄》。查閱這一天《東華錄》的記載,僅記有“丁卯賞舉人梁啟超六品銜,辦理譯書局事務”一節,並未語及召見事。這一點和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一書中當日的記載完全吻合。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所謂的“光緒皇帝召見梁啟超”一事,只是“大臣建議召見”或者“皇帝擬召見”而已。
  其實,在整個戊戌變法運動過程中,光緒皇帝只召見過梁啟超的老師康有為,而且僅僅只是見了一次而已。即使是這樣一次短暫的召見,也是光緒皇帝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做出的非常舉動。這是由於康有為雖然是進士身份,但官位只是一個小小的“工部主事”,按照清朝的祖制,是沒資格蒙皇帝召見的。光緒皇帝早就想召見康有為,但正因為這一“祖制”而被延宕許久,一直等到主要的反對召見者恭親王奕欣去世,才得以落實。
  康有為作為堂堂一介政府官員,且是進士身份,見皇帝一面都如此之難,遑論只是一個舉人身份的梁啟超了。
  梁啟超  (原標題:梁啟超見過光緒帝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lpqctrz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